關(guān)于皈依三寶是哪三寶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所謂理體三寶:是說一切眾生,各各本具之三寶,這有兩類:(1)從修證上說,凡夫皆以「惑、業(yè)、苦」而流轉(zhuǎn)生死,若能翻迷成悟,惑即成為般若,業(yè)即成為解脫,苦即成為法身;般若為佛寶,解脫為法寶,法身為僧寶;(2)從理體(真如)上說,能觀之理為佛寶,所觀之事為法寶,事理一如為僧寶。
2、 其實,三寶雖分四類,只有兩種性質(zhì):不出事理的兩面。
3、事相的三寶,是現(xiàn)實的,所以也是比較易懂的。
4、理體的三寶,是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經(jīng)開悟,已經(jīng)證得了自性真如,否則總是感到陌生的,但此卻是我人的究竟歸依處。
5、為使讀者更易了解起見,抄錄一段印順法師對此的解釋 如下,以供參考: 「論究到真實的皈依處,是三寶的真實功德,這在古來,又有好多分別,現(xiàn)在略說二類。
6、 1.佛的無漏功德是佛寶:依聲聞來說,是五分法身(圣嚴(yán)案: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為佛的五分法身);依大乘說,是無上(四智)菩提所攝的一切無漏功德。
7、 正法或涅盤是法寶。
8、 有學(xué)無學(xué)的無漏功德是僧寶:依聲聞乘說,即是四雙八輩(圣嚴(yán)案:小乘的四向四果,合稱為四雙八輩)的無漏功德;依大乘說,是菩薩,攝得聲聞、辟支佛的無漏功德。
9、 2.大乘教所說:究竟圓滿所顯的最清凈法界(攝得體相業(yè)用),是佛寶; 少分顯現(xiàn)清凈法界的,是僧寶; 編十法界而不增不減,無二無別的法界(或名真如、實相等),是法寶。
10、平常所說的一體三寶、理體三寶、常住三寶,都不過此一意義的不同解說。
11、」(《成佛之道》二九頁) 我們看了這段文字,如果沒有一點佛學(xué)的基礎(chǔ),還是不懂的;不過我們終究還是凡夫,能夠理解理體三寶的,當(dāng)然很好,如果不能理解,那么只信事相的三寶,信到某一階段之后,理體三寶也就自然顯現(xiàn)了。
12、正像我們尚未到過太空旅行之前,對于太空的景象,任便航天員如何作詳細(xì)的報告,我們所知,總是隔閡,乃至失真的,唯有親至太空旅行一番,才能明明白白。
13、所以,我們凡夫能信仰住持三寶,已經(jīng)夠了。
14、但是,我們應(yīng)該明白:沒有住持三寶,無以顯現(xiàn)理體三寶;沒有理體三寶,住持三寶也無以安立。
15、住持三寶是理體三寶的大用;理體三寶是住持三寶的全體。
16、信仰佛教,應(yīng)從信仰住持三寶開始,信仰住持三寶的目的,乃在追求理體三寶的顯現(xiàn)(發(fā)明)。
17、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已未證理體三寶,便以只信理體三寶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寶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墮的行為了! 我們凡夫所能見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寶,事相中的化相三寶,祇在佛陀住世時才有,佛滅之后,僅有住持三寶。
18、然在三寶之中,雖以佛為最尊最貴,法為最高最勝,卻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
19、佛陀入滅之后,佛教的道埸,要由僧寶來住持;佛教的經(jīng)典,要由僧寶來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寶來傳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寶來接引。
20、因此,佛陀在世時,佛教以佛為軸心;佛陀入滅后,佛教則以僧寶為重心。
21、所以今世而言,信仰佛教,應(yīng)以僧寶為依歸;恭敬三寶,也應(yīng)以僧寶為著眼。
22、僧人之中,固有龍蛇混雜,我人歸依,不妨擇善而從,但于恭敬供養(yǎng)之心,則應(yīng)一律平等。
23、佛經(jīng)中說,雖是破戒比丘,仍足為人天之師,所以不得分別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評。
24、 至于歸依三寶,前面說過,乃是信佛學(xué)佛的根基,但在踏上根基,走進(jìn)佛門之后,并不能拋棄了根基,而是由此根基之上,逐漸升高,逐漸擴(kuò)大。
25、級級升高,層層擴(kuò)大,三歸依,便是此一道業(yè)建筑的盤石,所以,歸依三寶的種類,共有五等: 1.翻邪三歸───最初進(jìn)入佛門。
26、 2.五戒三歸───信佛之后加受五戒。
27、 3.八戒三歸───六齋日受持八關(guān)戒齋。
28、 4.十戒三歸───沙彌(尼)受十戒。
29、 5.具足戒三歸──比丘(尼)受大戒。
30、 因為,凡是受戒,必有三歸。
31、最初入佛,固須三歸;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歸為得戒而納受戒體,式叉犘那戒、比丘比丘尼戒,雖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沒有不行三歸依的。
32、另有受大乘菩薩戒者,在懺悔與發(fā)愿之前,也必先受三歸。
33、因此,雖說三歸不是戒,卻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實三歸之中含有戒義)。
34、 三歸依不但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寺院中的朝暮課誦,皆有三歸,一切佛事的終結(jié),也都應(yīng)以三歸為宗本。
35、故在小乘佛教的地區(qū),他們把三歸看得特別重要,以唱三歸作為行持,也以唱三歸為人祝愿。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biāo)簽:
免責(zé)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