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十三經包括哪些作品,十三經包括哪些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
2、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3、 歷史 十三經是由漢朝的五經逐漸發(fā)展而來的,最終形成于南宋。
4、 漢朝:五經 主條目:五經 漢朝時,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立于學官。
5、 唐朝:九經 唐朝時,《春秋》分為“三傳”,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禮經》分為“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
6、這六部書再加上《易》、《書》、《詩》,并稱為“九經”,也立于學官,用于開科取士。
7、 晚唐:十二經 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內容除了“九經”之外,還加上了《論語》、《爾雅》、《孝經》。
8、 五代:十一經(收入《孟子》) 五代十國時后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爾雅》。
9、 南宋:十三經正式形成 南宋時《孟子》正式成為“經”,和《論語》、《爾雅》、《孝經》一起,加上原來的“九經”,構成“十三經”。
10、 《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于《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
11、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12、 十三種儒家文獻取得“經”的地位,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
13、在漢代,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于學官。
14、唐代有“九經”,也立于學官,并用以取士。
15、所謂“九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和《春秋》三傳。
16、唐文宗開成年間于國子學刻石,所鐫內容除“九經”外,又益以《論語》、《爾雅》、《孝經》。
17、五代時蜀主孟昶刻“十一經”,排除《孝經》、《爾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
18、南宋碩儒朱熹以《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四書》,并為官方所認可,《孟子》正式成為“經”。
19、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獻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
20、清乾隆時期,鐫刻《十三經》經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經注疏》,從此,“十三經”之稱及其在儒學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
21、 《十三經》的內容極為寬博,《周易》是占卜之書,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22、《尚書》是上古歷史文件匯編,主要內容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記錄。
23、《詩經》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集,內分“風”、“雅”、“頌”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
24、“頌”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25、《周禮》主要匯集周王室官制和戰(zhàn)國時期各國制度。
26、《儀禮》主要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禮制。
27、《禮記》是秦漢以前有關各種禮儀的論著匯編。
28、《春秋》三傳是圍繞《春秋》經形成的著作,《左傳》重在史事的陳述,《公羊傳》、《谷梁傳》重在論議。
29、《論語》是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錄。
30、《孝經》為論述封建孝道的專著。
31、《孟子》專載孟子的言論、思想和行跡。
32、《爾雅》訓解詞義,詮釋名物,經學家多據以解經。
33、 儒家文化在封建時代居于主導地位,《十三經》作為儒家文化的經典,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他任何典籍所無法比擬的。
34、最高統治者不但從中尋找治國平天下的方針大計,而且對臣民思想的規(guī)范、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向,無一不依從儒家經典。
35、儒家經典施于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36、了解和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閱讀《十三經》。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