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韓信簡介大全,韓信簡介資料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還不知道,今天小六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韓信(約前231-前196),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漢初三杰”之一。
2、曾先后為齊王、楚王,后貶為淮陰侯。
3、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后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
4、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zhàn)”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戰(zhàn)神”。
5、“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
6、“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7、西漢初年軍事家 韓信(約前231-前196),漢族,古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人。
8、 基本信息 北宋《太平寰宇記》:“韓信城:信本此(淮陰)縣人,其冢宅處所并存,后受為 ?? 韓信彩像侯,因筑此城”;“南昌亭:在(山陽)縣西三十里”。
9、南宋《輿地紀勝》:“韓王莊:在淮陰縣東北,與廟駟鋪相連,西接八里莊,自昔相傳以為韓信生于此”。
10、韓王莊、韓母墓、韓信城、南昌亭均在今清浦區(qū)境。
11、 韓信畫像(16張) 今淮陰區(qū)甘羅城為秦漢淮陰縣城所在地,但并非韓信出生地。
12、今淮陰區(qū)原為清河縣,只有后來從山陽縣(元至元二十年淮陰縣并入山陽縣)劃得的古淮河南的一小塊地方屬古淮陰縣,而區(qū)政府所在地王營鎮(zhèn)及90%以上的地方實際位于淮北,歷史上不屬古淮陰縣。
13、秦漢時期的淮陰縣位于淮南,秦淮陰縣的范圍大致包括今天的清河區(qū)、清浦區(qū)、楚州區(qū)(縣治所在)、洪澤縣全部以及淮陰區(qū)碼頭、南陳集、趙集的部分地區(qū)。
14、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后,今楚州區(qū)地屬由淮陰縣分出的射陽縣。
15、今淮陰區(qū)古淮河以北地在秦時屬淩縣(治今泗陽縣眾興鎮(zhèn)凌城村),漢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后,屬由淩縣分出的泗陽縣(治今淮陰區(qū)三樹鎮(zhèn)境)。
16、 經(jīng)典之戰(zhàn) 暗渡陳倉(出陳倉定三秦之戰(zhàn)),京索之戰(zhàn),安邑之戰(zhàn),井陘之戰(zhàn)(背水一戰(zhàn)),濰水之戰(zhàn),垓下之戰(zhàn); 官爵 執(zhí)戟郎中——連敖 ——漢軍大將軍兼左丞相——大將軍兼相國——齊王——楚王——淮陰侯。
17、 代稱 【王孫】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18、’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明)楊美益《過韓信嶺》:“蹙項方成皇帝尊,功勞一半屬王孫。
19、”(清)汪枚《釣臺懷古》:“王孫城下獨垂釣,淮水依稀似渭濱。
20、”(清)張如蘭《淮陰祠》:“咳唾山河歸赤帝,解推衣食誤王孫。
21、” 韓信塑像(16張) 【韓王孫】參見前注。
22、(清)何彤云《韓侯嶺》:“漂母哀其生,呂后快真死。
23、咄咄韓王孫,命系兩女子。
24、”(明)沙張白《胯下橋》:“韓王孫,昔何懦,惡少年,能死我。
25、勇拔山,新裂土,歸來報功次漂母。
26、” 【韓生】生:本指有生命力的東西,多指青年男子、小伙子。
27、韓生即姓韓的小伙子,在特殊語境下專指韓信。
28、(宋)黃庭堅《淮陰侯》:“韓生沈鷙非悍勇,笑出胯下良自重。
29、”又《韓信》:“韓生高才跨一世,劉項存亡翻手耳。
30、”(明)王世貞《淮陰侯廟歌》:“是時韓生業(yè)釣者,其志固已無山東。
31、” 【國士無雙】國中最杰出的人物,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
32、《史記·淮陰侯列傳》載蕭何進劉邦語:“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
33、”(宋)黃庚《題漂母飯信圖》:“國士無雙未肯臣,漢皇眼力欠精神。
34、筑壇直待追亡后,不及溪邊一婦人。
35、” 【國士】參見前注。
36、(宋)黃庭堅《書幽芳亭》:“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
37、”(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以張良、韓信之才,不識為國士。
38、”(明)侯居坤《拜將臺》詩曰:“登壇舊跡今猶在,千古人懷國士風。
39、”(清)方坦《韓侯廟》:“把釣誰相顧,登壇眾所尊。
40、豈知真國士,即是餓王孫。
41、” 【千秋國士】參見前注。
42、(清)羅繞典《韓侯嶺》:“難得君主布赤誠,千秋國士豈虛生。
43、” 【淮陰國士】清)袁保恒《過韓侯嶺題壁》:“高帝眼中只兩雄,淮陰國士與重瞳,項王已死將軍在,能否無嫌到考終。
44、”(清)朱彝尊《詠史》:“漢皇將將屈群雄,心許淮陰國士風。
45、”(清)丁裕生《韓信》:“淮陰國士原無雙,走狗當烹寃背相。
46、” 【無雙國士】同“國士無雙”。
47、(清)汪枚《釣臺懷古》:“無雙國士誰能識,辱食晨炊心惻惻。
48、”(清)張崇型《韓侯廟懷古》:“無雙國士得時難,委任權(quán)專上將壇。
49、” 【無雙士】同“無雙國士”。
50、(清)張如蘭《淮陰祠》:“誰知寥廓無雙士,猶自徘徊一飯恩。
51、”(清)韓國瓚《韓廟傾碑》:“興劉爭羨無雙士,拒蒯誰憐不背臣。
52、”(清)謝均《淮陰侯》:“當年若少無雙士,縱有蕭張未足多。
53、” 【大將】古代軍隊中的中軍主將,亦指主帥,泛稱高級將領(lǐng)。
54、劉邦拜韓信為大將,因以稱之。
55、《(明)胡璉《韓信城》:“大將真王跡,荒城故國原。
56、英雄能忍辱,富貴擬酬恩。
57、” 【將軍】蘇軾《淮陰侯廟記》:“當嬴氏刑慘網(wǎng)密,毒流海內(nèi),銷鋒鏑,誅豪俊,將軍乃辱身污節(jié),避世用晦,志在鵲起豹變。
58、……然使水行未殞,火流猶潛,將軍則與草木同朽,麋鹿俱死。
59、”(清)張潮《拜將壇》詩曰:“不見將軍登古臺,空謀相國為雄才。
60、五年籌策數(shù)言定,萬里煙塵百戰(zhàn)開。
61、”(清)蘆秉純《題淮陰侯墓》:“蒯生空相將軍背,未相將軍一片心。
62、”(清)韓國瓚《淮陰侯祠》:“置之死地而能生,將軍機神心血竭。
63、”(清)胡樵漢《韓山》:“到底英雄名不死,至今山姓屬將軍。
64、” 【上將】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
65、故吾得以至于此。
66、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詳,雖死不易。
67、”(清)揆敘《近淮陰侯故里》詩曰:“鐘室謀成上將亡,分明授意出高皇。
68、”(清)王志融《韓侯嶺》:“背水囊沙上將威,移師項羽困重圍。
69、” 【左丞相】漢高帝二年(前205)八月,劉邦拜韓信為左丞相,令其率兵一部擊魏。
70、 【相國】漢高祖三年(前204)六月,劉邦逃往趙地,奪韓信大軍,拜韓信為相國,令其征兵擊齊。
71、?成語 【戰(zhàn)無不勝】 【國士無雙】 【一飯千金】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沈沙決水,半渡而擊】 【背水一戰(zhàn)】 【拔旗易幟】 【置之死地而后生】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兵仙神帥】 【胯下之辱】 【解衣推食】 【居常鞅鞅】 【功高震主】 【蕭何月下追韓信】 【漢中高對】 【獨當一面】 【略不世出】 【不賞之功】 【匹夫之勇】 【婦人之仁】 【推陳出新】 【百戰(zhàn)百勝】 【勛冠三杰】 【伐功矜能】 【鳥盡弓藏】 【偽游云夢】 【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人心難測】 【鐘室之禍】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歷史評價 司馬遷和司馬光評價韓信:太史公曰:吾如淮陰,淮陰人為余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
72、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
73、余視其母冢,良然。
74、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勛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75、不務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謀畔逆,夷滅宗族,不亦宜乎! 臣光曰: 世或以韓信首建大策,與高祖起漢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仆趙,脅燕,東擊齊而有之,南滅楚垓下,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76、觀其拒蒯徹之說,迎高祖于陳,豈有反心哉!良由失職怏怏,遂陷悖逆。
77、夫以盧綰里用舊恩,猶南面王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請;豈非高祖亦有負于信哉?臣以為高祖用詐謀擒信于陳,言負則有之;雖然,信亦有以取之也。
78、始,漢與楚相距滎陽,信滅齊,不還報而自王;其后漢追楚至固陵,與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當是之時,高祖固有取信之心,顧力不能耳。
79、及天下已定,信復何恃哉! 譯文:一般人可能認為韓信是最早提出統(tǒng)一天下的偉大戰(zhàn)略的人,他和劉邦一起在漢中起事,平定了三秦之后,就和劉邦分兵攻取北方,擒了魏王,奪取代國,打敗趙國,威脅燕國,乘勝向東攻擊并占領(lǐng)了齊國,往南又在垓下消滅了楚國,漢朝所以能夠得到天下,大抵說來都是韓信的功勞。
80、看他拒絕蒯徹的游說,在陳迎接劉邦,怎么會有反叛的心呢?!實在是因為他失掉了王爵而心里不快,才做出背叛謀反的行為。
81、以盧綰不過是劉邦的鄰居這種故舊恩情,還能夠被封為燕王,而韓信卻只能夠以列侯的身份按時晉見國君;這難道不是劉邦也有虧待韓信的地方嗎?我認為漢高祖用欺詐詭謀在陳把韓信捉到京城,談到虧待韓信方面不能說沒有;不過,韓信也有過錯,從而導致了這個下場。
82、當初,漢和楚在滎陽相對抗之時,韓信正好消滅了齊國,但他并不立即回輔劉邦,反而自請立為假齊王;后來,劉邦率漢軍追逐楚軍一直到固陵,跟韓信約好時間一起攻打楚軍,屆時韓信卻失約不到;當時,劉邦就有殺掉韓信的念頭了,不過是力量不夠,而不敢動手罷了。
83、等到天下已經(jīng)平定,韓信還有什么可倚仗的呢?! 歷代學者論韓信 (宋)司馬光:“世或以韓信首建大策,與高祖起漢中,定三秦,遂分兵以北,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而有之,南滅楚垓下,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84、”《資治通鑒》卷十二《漢紀》四 (宋)蘇軾:“(韓信)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壯圖,志吞六合,氣蓋萬夫” (明)唐順之:“孔明之初見昭烈論三國,亦不能過。
85、予故曰:淮陰者非特將略也。
86、” (明)王世貞:“淮陰之初說高帝也,高密(鄧禹)之初說光武也,武鄉(xiāng)(諸葛亮)之初說昭烈也,若懸券而責之,又若合券焉!噫,可謂才也已矣!” (元)楊維楨:“韓信登壇之日,畢陳平生之畫略,論楚之所以失,漢之所以得,此三秦還定之謀所以卒定韓信之手也。
87、” (明)董份:“觀信智略如此,真有掀揭天下之心,不但兵謀而已也,所以謂之‘人杰’。
88、” (明)李贄:“信與沛公初見,凡說項羽處,字字拿著沛公,沛公卒受其益。
89、” (清)王鳴盛:“觀信引兵法以自證其用兵之妙,且又著書三篇,序次諸家為三十五家,可見信平日學問本原。
90、寄食受辱時,揣摩已久,其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皆本于平日學問,非以危事嘗試者。
91、信書雖不傳,就本傳所載戰(zhàn)事考之,可見其純用權(quán)謀,所謂出奇設(shè)伏,變詐之兵也”。
92、 (明)茅坤:“太史公傳淮陰,不詳其兵法所授,此失著處。
93、” ?。ㄇ澹┩踔緶彛骸皻馍w世力拔山,見公束手,歌大風思猛士,為之傷懷。
94、” (清)徐經(jīng):“史公為淮陰惜,實不僅為淮陰惜。
95、” (明)茅坤:“予覽觀古兵家流,當以韓信為最,破魏以木罌,破趙以立漢赤幟,破齊以囊沙,彼皆從天而下,而未嘗與敵人血戰(zhàn)者。
96、予放曰:古今來,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詩仙也;屈原,詞賦仙也;劉阮,酒仙也;而韓信,兵仙也!然哉!” 歷史記載 《史記·淮陰侯列傳》 韓信生平 淮陰侯韓信,是江蘇淮陰人,曾投奔項梁,默默無聞。
97、項梁失敗后,隸屬項羽,做了郎中。
98、后來逃離楚軍,歸附劉邦。
99、漢王任命韓信作治粟都尉。
100、后來漢王任命韓信作大將。
101、韓信率軍俘虜了魏王魏豹,平定了魏國。
102、韓信和張耳一起帶兵東進,在閼與擒獲了代相夏說,打敗了代國。
103、韓信背水布陣,在泜水邊斬殺成安君陳馀,擒獲趙王趙歇。
104、漢王任命韓信為趙國相。
105、韓信殺死了楚將龍且,齊王田廣逃跑了。
106、韓信平定了整個齊國。
107、劉邦派遣張良前去立韓信為齊王。
108、齊國人蒯通勸韓信擁兵自立,立足齊國,與項羽、劉邦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109、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沒有采納蒯通的計策。
110、項羽被打敗以后,漢高祖奪取了韓信的兵權(quán)。
111、改封韓信為楚王,定都下邳。
112、漢高祖懷疑韓信謀反,在陳縣捆綁韓信,帶到洛陽,赦免了他的罪,封韓信為淮陰侯。
113、巨鹿郡守陳豨反叛,皇上親自帶兵前往平亂。
114、韓信謀劃襲擊呂后和太子劉盈。
115、有人告密。
116、韓信被呂后誘入宮中,被武士所綁。
117、在長樂宮的懸鐘室中,殺死了韓信。
118、誅殺了韓信一家三族。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