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表明,長期使用撲熱息痛可能會增加高血壓患者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研究人員表示,長期服用止痛藥(通常用于治療慢性疼痛)的患者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選擇最低有效劑量。
愛丁堡大學的研究發(fā)表在科學雜志《循環(huán)》上,是第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大型隨機臨床試驗,并補充了早期觀察性研究的工作。
撲熱息痛通常被建議作為另一類稱為非甾體抗炎藥 (NSAID) 的止痛藥的更安全替代品,已知后者會增加血壓和患心臟病的風險。
在最新研究中,110 名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每天服用 4 次1 克撲熱息痛(慢性疼痛患者的常規(guī)處方劑量)或匹配的安慰劑,為期兩周。所有患者都接受了兩種治療,順序是隨機的和盲法的。
與服用安慰劑的人相比,服用撲熱息痛的人血壓顯著升高。
專家說,這種上升與非甾體抗炎藥相似,預計可能會使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增加約 20%。
研究小組表示,這些發(fā)現應該會導致對患者的長期撲熱息痛處方進行審查,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壓或有心臟病或中風風險的患者。
首席研究員、NHS Lothian 臨床藥理學和腎臟病學顧問 Iain MacIntyre 博士說:“這不是關于短期使用撲熱息痛治療頭痛或發(fā)燒,這當然沒問題——但它確實表明了一種新發(fā)現長期定期服用的人的風險,通常是慢性疼痛。”
愛丁堡大學臨床藥理學個人主席詹姆斯·迪爾教授說:“這項研究清楚地表明,對乙酰氨基酚——世界上最常用的藥物——會增加血壓,這是心臟病發(fā)作和中風的最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醫(yī)生和患者應該一起考慮長期服用撲熱息痛處方的風險與收益,尤其是在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患者中。”
愛丁堡大學治療學和臨床藥理學系主任、首席研究員大衛(wèi)韋伯教授也表示:“我們建議臨床醫(yī)生從低劑量的撲熱息痛開始,然后分階段增加劑量,不要高于控制疼痛所需的劑量。 . 鑒于我們的一些患者的血壓大幅上升,臨床醫(yī)生密切關注那些新開始服用撲熱息痛治療慢性疼痛的高血壓患者可能會有好處。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