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薊:????多年生草本,有長匍匐根。莖直立,上部分枝,高50-100厘米,被蛛絲狀毛。葉互生,具短柄或無柄;葉片長圓形,邊緣有缺刻狀齒或羽狀淺裂,具細刺,葉面無或有蛛絲狀毛,葉背毛較密。頭狀花序較小,數(shù)朵集生于莖的上部;單性,雄花序較小,總苞長約13毫米,雌花序總苞長16-20毫米;總苞片多層,外層短;花冠淡紅紫色,全部為筒狀花。瘦果長圓形,黃白色或淡棕色;冠毛羽。根芽種子繁殖。??性味: 性涼,味甘、苦。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肝炎;腎炎。?2.?苦苣菜????苦苣菜,又稱苦荬菜,屬常見野生菊科植物,開黃花,莖中空,折之有白色漿液流出,是一種食用蔬菜。取其白色漿液涂在被黃峰、毒蝎之類毒蟲蟄過的皮膚上以消炎、止痛。水煎內(nèi)服癰瘡和急性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等等),與白酒同煮治療產(chǎn)婦急性乳腺炎。常食含苦苣菜的食品可防治多種細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癥以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3.?苣荬菜????苣荬菜屬菊科苦苣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汁液,高20~70cm。莖直立,單葉互生,莖生葉基部漸狹成柄,邊緣具疏淺裂;莖生葉無柄,基部耳狀抱莖。頭狀花序單一或2~8個于莖頂排成傘房狀?;▋尚?,皆為黃色舌狀。瘦果長圓形,冠毛白色。開花期在6~9月。????苣荬菜嫩莖葉含水分88%,蛋白質(zhì)3%,脂肪1%,氨基酸17種,其中精氨酸、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總量的43%。這3種氨基酸都對浸潤性肝炎有一定療效。精氨酸還具有消除疲勞,提高性功能的作用;谷氨酸能在體內(nèi)與血氨結合,形成對機體有益的谷氨酰胺,解除組織代謝過程中產(chǎn)生的氨的有害作用,并參加腦組織代謝,使腦機能活躍。苣荬菜還含有鐵、銅、鎂、鋅、鈣、錳等多種元素。其中鈣鋅含量分別是菠菜的3倍、5倍,是芹菜的2.7倍、20倍。而鈣鋅對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尤其是兒童的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意義。????苣荬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濕、消腫排膿、法瘀止痛、補虛止咳的功效。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促進生長發(fā)育和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4.續(xù)斷菊????苦苣菜屬,一年生草本,高30-70cm。根紡錘狀或圓錐狀。莖分枝或不分枝,無毛或上都有頭狀腺毛。葉互生;下部葉葉柄有翅,中上部葉無柄,基部有擴大的圓耳;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圓形,長6-15cm,寬1.5-8cm,不分裂或缺刻狀半裂或羽狀全裂,邊緣有不等的刺狀尖齒。頭狀花序,5-10個,在莖頂密集成傘房狀;梗無毛或有腺毛;總苞鐘狀,長10-12mm,寬10-15mm;總苞片2-3層,暗綠色;舌狀花黃色,兩性,結實。瘦果,長橢圓狀倒卵形,壓扁,褐色或肉色,兩面各有3條縱肋,肋間無細皺紋;冠毛白色,毛狀。????原產(chǎn)歐州,未見藥用記載,容易與大薊、苦苣菜混淆。重要區(qū)別是大薊開紅紫色花,其與苦苣菜開黃花;苦苣菜沒有尖刺,其有尖刺。?5.蒲公英????常見藥用植物,主要作用:乳癰;肺癰;腸癰;痄腮;疔毒瘡腫;目赤腫痛;感冒發(fā)熱;咳嗽;咽喉腫痛;胃火;腸炎;痢疾;肝炎;膽嚇炎;尿路感染;蛇蟲咬傷。?6.小薊常見藥用植物,作用:咳血;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痢;崩中漏下;外傷出血;癰疽腫毒。?7.?水飛薊????肝病藥用植物,有保肝作用。??仔細看的話三者外形其實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首先,大薊小薊葉上有刺,蒲公英是沒有刺的。第二,從葉形是看,大薊和蒲公英是羽裂葉,小薊葉不裂。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