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菲斯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一些成功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RA) 的療法可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如何治療患有使人衰弱的蚊媒病毒性疾病的人。
基孔肯雅病毒 (CHIKV) 和羅斯河病毒 (RRV) 由蚊子傳播,感染會導致嚴重的關節(jié)炎、肌肉疼痛和發(fā)燒,目前還沒有特定的藥物或療法來預防這種情況。
“由這些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與一種稱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RA) 的自身免疫性關節(jié)炎有幾個相似之處,”昆士蘭州 Menzies 健康研究所的主要作者 Ali Zaid 博士說。
“在嚴重的 RA 中,患者會表達高水平的一種稱為白細胞介素 17 (IL-17) 的免疫分子,這是新的抗關節(jié)炎藥物的靶點。”
在發(fā)表于PLoS Pathogens和mBio的兩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fā)現 IL-17 在 RRV 和 CHIKV 感染期間也升高。
研究小組與巴西塞爾希佩聯邦大學的 Roque Almeida 教授合作,分析了 2019 年巴西北部爆發(fā)期間收集的 CHIKV 感染患者的血清樣本,發(fā)現急性疾病患者的 IL-17 水平升高,以及更多慢性病患者也是如此。
“當我們與新南威爾士大學的 Andrew Lloyd 教授合作查看來自 Dubbo 感染結果研究的羅斯河病毒患者的血清樣本時,IL-17 的水平也升高了,這促使我們詢問這種分子是否是駕駛疾病,”海倫·穆斯塔法維 (Helen Mostafavi) 說,他的博士。項目調查了 IL-17 在 RRV 感染中的作用。
“使用病毒性關節(jié)炎的實驗性小鼠模型,我們發(fā)現在病毒感染的小鼠中靶向 IL-17 可以改善疾病并減少炎癥。這表明一些成功治療 RA 的療法可能對治療患有甲病毒病的人具有潛在的益處。”
然而,作者發(fā)現完全缺乏 IL-17 并不一定是理想的:缺乏 IL-17 的轉基因小鼠在疾病的急性后期顯示病毒 RNA 增加——盡管炎癥減少。
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與本網站立場無關。財經信息僅供讀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